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校友访谈|1982届校友、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瞿佳教授:与青年学子谈成长
  • 作者:  编辑:张晓静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医学参考报:眼科专刊  浏览:; 时间:2022年11月21日 13:53


  • 瞿佳教授


    眼科学和眼视光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眼视光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及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眼科专业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专委会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眼科生物材料及器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半导体照明(LED)联盟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等。


    原温州医科大学校长(2002 年 5月至 2015 年 10 月),浙江省首届特级专家、国家教学名师。中华眼视光学与视 觉 科 学 杂 志 主 编、Eye and Vision杂志主编。


    瞿佳教授是中国眼视光学的学术带头人,尤其在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近视的发生机制和临床干预研究、眼科遗传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百余项研究工作。发表 SCI 论文2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出版教材及专著数十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3 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 余项。


    从事临床、教学工作 30 余年,是我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主要开创者。瞿佳教授将传统的眼科与现代视光学相整合创建眼视光学专业,并将温州医科大学建设成具有国内最完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院校,人才培养成果三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国际界高度肯定和赞誉。他领衔的眼视光学院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2018 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连续 3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临床医学)榜单。2002 年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3 年美国约州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先后获全国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首届最受学生爱戴的大学校长、浙江省功勋教师等称号。

    2018 年开始,在“国九条”指引下,领衔并带领眼科团队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开展多项眼科药、器械和耗材等的临床研究、先行先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性成果,包括成功开展了中国第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已有两项眼科器械和一项眼科药品获批上市。


    引言

      三十余年前,当瞿佳与同门师兄王光霁在浙江去往广州的绿皮火车上兴奋地讨论着“眼视光学”的雏形时,他踌躇满志,但也深知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未知。今天,中国的眼视光学已被国际誉为一种完全创新的“中国模式”,瞿佳教授所在的温州医科大学培养了中国近1/8的眼科医师,而且还在眼健康领域的医教研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回望他走过的创新创业历程,瞿佳教授想与青年学子说——

    Q

    是否只有在大单位、名校名院才能成才?

    A

      说到人才成长的话题,人们就常想到现在所说的各类高层次和高水平人才,如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的 “杰青”“优青”等人才分类。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渴求正与日俱增,人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不论是“筑巢引凤”,还是“搭台唱戏”,就是要“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往往一个平台条件水平越高,聚集的人才层次就越高越优秀,这也完全印证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同样地,这也正是为什么北上广高校和医院能聚集高层次人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就无能为力了,各地往往需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和个体的特色、特点发展 ;即使做不了面,也可以做点,尤其是可以抢占制高点,以点带面。

    那么是否只能靠平台、区位、时势才造得“英雄”?我常常听到青年人叹气,说如果自己能在某某单位,有某某条件,则一定能如何云云。我想,现实条件虽然往往不尽如人意,但这也不就是唯一或绝对制约因素。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可以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即使在各种研究条件极其有限、各类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做出卓越的成绩。20 世纪 50 年代,我的导师缪天荣教授从浙江医学院一分为二迁至温州,创立温州医学院,面对的学术和研究环境极其简陋,几乎是“一穷二白”。当时不要说办公室,连一把椅子都没有。校园门前一条河流甚至没有桥,只能靠手拉绳过桥进校园。但是即便是这样的环境,缪教授也没有放弃过科学研究。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数学和光学方面的禀赋,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充分、科学地分析了当时被大量使用的视力表,以自己的专业修养成功研制出了“标准对数视力表”。他常说自己当年有的只是一个头脑和一双手,加上一支笔、一张纸、一把尺子,缪教授依然取得了突破。缪教授是世界上首位计算出以¹⁰√10(1.2589)为视力表视标增率的科学家,这一增率直到今天仍是国际上的金标准。所以我常与我的研究生们说,现在的条件和当时比真是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再回过头看缪老的科研精神,仍然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因地制宜,不断超越自我开展研究。即便资源相对不足、甚至匮乏,努力奋斗依然能争取一流的成果。

    青年学子应当志存高远。在有限的人生中不设上限地锻炼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人尽其才,不留遗憾。一个人才的成长和一个单位、国家的成长不无相似之处。在温医大眼视光创业的初期,我们深知在温州这样的城市想要与其他城市竞争绝不占优。但我们传承缪天荣教授自我超越,不被环境所限的精神,坚持发展眼视光科研、教育和医疗。1992 年,我们获批“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这是卫生部首次将这样的中心放在首都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以外,我们也成为 17 个各学科研究中心里唯一一个不在省会城市的中心,可谓是“空前绝后”。在温医大眼视光一步一脚印的成长中,虽然也遭受质疑,但我们一批眼视光人既脚踏实地,又登高望远,收获得更多的还是鼓与呼。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里快速发展,可谓有目标、有落地、有行动、有结果。工作落脚点立地,心存志气方顶天。因此,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应该更有信心,有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勇气,尽己之才,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Q

    青年人是否有称号、抬头才算人才?

    A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人固然有天赋高低,但每个人应当“人尽其才”,成为在同类、同行中优秀的人,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做出更大贡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有潜力尽其才,成其事。社会好比是一部大型机器,机器里发动机固然重要,但任一颗螺丝钉也不可或缺、责任重大。天才和自身禀赋虽然不应被否定,但也绝不应以个人的天赋来决定其才能与贡献。当一个人以最饱满的精气神,迸发着自己积极向上的能量,在本职工作上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通过努力给单位、国家带来更大效益时,他便是当之无愧的“人才”。


    实现个人价值,不仅是一种向外的力量,更是一种向内生长的力量。青年学子应当培养个人的兴趣,提升自身修养,尤其应当找到自己的热爱,这样才能幸福地奋斗。干一行要爱一行,只有对于事业有衷心的认可和热爱,做起事来才不会费力万分又充满痛苦,难以为继。这种对事业的热爱,不仅是幸福奋斗的需要,其实也是我们人生应该去追求的一种境界。当我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进时,艰苦奋斗和幸福奋斗往往取决于我们自身的修养和心态。艰苦奋斗固然可贵,但很难长此以往,若我们具备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心态,在奋斗中找到人生的幸福,则不但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更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Q

    青年人成才是否需要主动设计和谋划?青年学子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使自己成才?

    A

      成才其实就是个人发展和提升的进程。提升是一个过程,与国家的壮大和单位的发展密切相关,提升不仅是战略上的,也是战术上的。我想首要任务是对自己有顶层设计、做好规划。通过分析情况、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的现实优势有清晰的认识,设定合理的目标。因此,即便是再有限的现实条件,也会有符合实际的可以达成的高水平目标、高质量成果。

    一个好的目标,应当像篮球运动里的篮筐,看得见但要奋力跳跃才能触及。设定目标,第一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第二忌唾手可得、俯拾即可,第三忌只看不足,只想如果。当我们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厚积薄发,不断地进步,目标自然会越来越近。

    在成长中,可以与同一领域做得出色的同行、同道们对标对表。从方法上来看,自我思考是一方面,请人指导也未尝不可。现在学界多种多样的研讨会、交流会为了解最近的动态进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无论是人生路上,还是学海之中,自我提升也讲求战术上的策略。在起步时期或创业初期,应当学会扬长避短。在自己的科室、团组还比较弱小的时候,通过扬长避短,抓住优势成长。在逐渐累积出成绩后,这时限制自己发展的就是“木桶的短板”,那便可以转而取长补短,集中力量补齐薄弱部分。因时制宜,全面突破。

    当设定好一个好的目标,学会坚持是很重要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有许多青年学子常常变换主攻方向,其实读研究生也好、做学问也好,要学会聚焦。任何学科,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坚持若干年必能取得正果。坚持,沉住气坚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方能拨得云开见月明。有时道路难免坎坷,但很多事往往是在坚持中看到了希望,而不是为了希望而去坚持

    我热切地希望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能在自己的土壤里扎根发芽,找到人生的方向幸福奋斗,把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这里冒昧再加上一句,与自己奋斗,其乐同样无穷!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312室
联系电话:0577-86696331
传真:0577-86696331 Email:xyb@wmu.edu.cn
CopyRight © 2014-2018 版权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