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发展历程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1978年招收儿科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2016年成为首批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的院校,同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儿科学方向)学生。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2招生规模
近3年,儿科学专业平均每年招收本科层次学生150人。至2024年6月,第二临床医学院已毕业儿科学专业本科学生1892名。
03专业定位
专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温州地方经济建设和卫生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具备儿童保健知识和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能够诊断和处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在医疗卫生和教学机构从事儿科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秀儿科医学人才。
04培养目标
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宽厚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扎实医疗基本技能,在具备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同时,兼具良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儿科医学专门人才。
05专业特色
1.课程体系
(1)三大主体:
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程约占29%,专业教育课程约占25%,儿科专业方向课程约占8.1%。
(2)三大特色:
①具有儿科特点、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图1 “一主线四维度五阶梯六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②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图2 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③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资源体系
图3 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资源体系
2.教学资源
(1)课程资源:
儿科学专业已建设线上MOOC视频200多个共2000多分钟,7门课程已上线运行,全国首门《儿科学》课程知识图谱完成建设。10余门课程入选国家、省市等各级一流课程。
图4 上线运行课程
图5 知识图谱建设
图6 一流课程建设
(2)教材资源:
儿科学专业教师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小儿内科学》《儿科学》《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程》等教材副主编、编委,主编数字课程《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围产新生儿学》,主编《儿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教师主编教材《免疫系统疾病》《儿童健康管理》入选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首批新医科重点教材。
图7 教材建设
(3)案例资源:
不断补充更新PBL、CBL、TBL教学案例库,联合兄弟院校编写《儿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并出版。
图8 课程教学案例库
(4)教学基地:
儿科学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包括2家直属附属医院和1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学比赛,确保儿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图9 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教研活动
3.师资队伍
第二临床医学院现有儿科教师330名,其中高级职称120人,博士50人,研究生导师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拥有各项人才20余人次,近3年获各级各类教学荣誉30余项。教学团队获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荣誉。
图10 教师风采
4.培养特色
(1)培养模式
第二临床医学院顺应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和医学教学改革要求,传承创新,儿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职业情怀为核心,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儿科人才培养模式。
图11 儿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
(2)课堂教学
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ECHO混合教学”,践行“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实时反馈、提升能力”的教学理念。
图12 ECHO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体系
(3)协同育人
成立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和儿科研究院,试行医院-学院-研究院三位一体的建设,完善闭环式、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13 儿科“三院合一”全方位管理体系示意图
06建设成效
1.专业建设成效
(1)教学建设
2020年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批儿科专业课程入选国家、省市和校级一流课程,近三年举办3次全国儿科骨干教师师资培训、1次儿科模拟教学师资工作坊、3届儿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教学研究
近三年承担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4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温州医科大学等各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
2.教师教学能力
(1)师资建设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教师与团队围绕教学创新培养模式,荣获省级本科高校名师网络工作室1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项,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项。
姓名 | 荣誉 |
儿科学虚拟教研室 | 浙江省本科高校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 |
儿科学教研室 | 温州医科大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
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 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创新团队 |
李昌崇 |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张维溪 | 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 |
张海邻 | 温州市师德楷模 |
表1 教学团队部分荣誉
(2)素养提升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教师斩获首届全科医学临床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第四届来华留学医学本科教育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展示活动最高奖项“英语授课精英”,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微课专项赛二等奖。
姓名 | 荣誉 |
麦菁芸 | 首届全科医学临床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
余蓉蓉 | 全国第四届来华留学医学本科教育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展示活动最高奖项“英语授课精英” |
胡晓光 | 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过敏原检测) |
陈思 | 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
余蓉蓉 | 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
张海邻、黄珍、麦菁芸 | 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微课专项赛二等奖 |
表2 教学比赛获奖
07育人成效
1.达成度
2022至2024年,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平均毕业率保持在94%以上,学位授予率超93%,为莘莘学子的学业成果筑牢根基。深造升学成绩出众,三年平均升学率超74%,助力学子攀登医学学术高峰。就业形势向好,就业率稳定在96%左右,源源不断为儿科领域输送中坚力量。人才榜样不断涌现,累计培育60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学术探索与临床实践中发光发热。
2.适应度
近三年,儿科学专业人才与行业适配紧密,专业相关度高达95%,大批毕业生投身儿科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等对口岗位。工作稳定性堪称出色,入职一年内离职率低于3%。毕业生凭借扎实专业功底,迅速融入儿科高强度、严要求的工作场景,面对各类儿科病症都能从容应对、精准施治,收获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与信赖。
3.满意度
回溯2021至202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不吝称赞,满意度达95%。课堂教学启智润心,实践教学知行合一,二者满意度均超95%,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本领。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校风学风醇厚清正,师生满意度调查成绩优异。从各方反馈来看,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整体育人成效收获广泛认可,彰显深厚的教育底蕴与强劲实力。
08优秀学子
朱柠,2019级儿科学(5+3)班,年级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奖、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十大杰出青年”、“最美大学生”等荣誉。她加入了“大拇指”先天四肢畸形儿童公益救助中心,被评为“新青年下乡先进个人”。她和团队的故事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省赛特等奖等荣誉,并被纳入国家公共教育智慧课程。她加入浙江省儿科重点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创项目并积累了一定的科研基础,成功申报国省级课题2项、专利1项,并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创新创业类)三等奖、虚拟仿真实验大赛优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