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发展历程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温州医科大学与全球百强名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设立,隶属于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覆盖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Brenda Hemmelgarn等国际顶尖师资,打造“中加国际医学教育中心”“全球健康科学交流平台”等高层次科研载体。
02招生规模
阿尔伯塔学院秉持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理念,本科招生规模稳步扩张,有效保证生均资源的高标准配置。本专业自2020年开始招生,每年度招生60人,目前共有在校生295人。2025年拟招收120人。
03专业定位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坚持“中西融通、胜任力导向”办学理念,整合温州医科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顶尖教育资源,构建“学科交叉-系统整合-医教协同”国际化育人体系。立足临床医学前沿领域,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作为全国首个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全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构建“医学学士+临床医学博士(MD+PhD)”贯通式培养路径,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及全球卫生发展挑战,为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及国际卫生组织输送高层次医学人才。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临床胜任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领军人才,胜任临床诊疗、医学创新及全球健康治理等多元化使命。
04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疾病预防和诊治工作,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熟练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的国际医学人才。
05专业特色
1.课程体系
构建以“整合医学课程”体系为主轴,以“英语专业语言”体系为辅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为织线“一轴一线、立体交织”的专业课程网络体系。主轴以“整合医学课程”贯穿全程,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科研创新模块。辅线以构建“英语专业语言”体系,融入全英文教学、医学术语沟通及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织线以胜任力为导向,贯穿PBL(问题式学习)、CBL(案例教学)、DTL(发现式团队学习)等多元教学方法,形成能力培养闭环。
2.教学资源
融合中加双方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全英文专业课程(含高级医学英语)及在线学习平台(Calendar.Med);依托加方独家定制的临床实践案例,形成以病例导向学习(CBL)、团队合作学习(TBL)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案例库;建成以附属医院为载体的高水平临床教学基地,配套中加联合导师制、全球健康交流项目等国际化科研平台,并建立“1+1”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团队,实现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与协同共享。
3.师资队伍
配备中加优质授课师资。中方授课教师从参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优中选优。外方授课教师均为阿尔伯塔大学专职教师,均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及以上学位、丰富的教学经验。
4.培养特色
(1)胜任力导向的培养模式
构建本土化临床医学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框架,以CanMEDS为基础融入中国医学教育需求,形成知识技能、医疗服务、自主学习等六大能力维度。创新"医学学士+博士"(MD+PhD)全链条贯通培养,打通国际升学通道。
(2)系统整合的课堂教学改革
首创“一轴一线”整合课程体系:以器官系统整合为主轴,基础与临床课程深度融合,实施“早临床、多临床”三级整合路径,采用转化式学习模式,融合PBL理论教学、CBL病例研讨及DTL探究式学习,配套置信职业行为(EPAs)12项临床能力评估体系。
(3)中加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中外共建“三位一体”治理架构(管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实施中加联合导师制与院士领衔科研平台。深化医教协同,临床专家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带教,实现院校教育与医疗系统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全球健康科学交流项目”等平台,强化国际化科研素养与跨文化胜任力培养。
06建设成效
1.专业建设成效
(1)教学建设
构建全国首个“三级递进式整合课程体系”,历经5轮器官系统教学集体备课,形成“基础-桥梁-临床”三阶段融合路径。首创中外共建“三位一体”治理架构,设立中加联合管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及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联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建成以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实践基地。
(2)教学研究
多次应邀在加拿大、西班牙、国内等各类教育论坛上作主旨发言,介绍本专业相关经验。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66余所高等院校来院学习交流。先后获得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1项、温州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2篇、省级媒体报道3篇及市级媒体报道30余篇。
2.教师教学能力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中加双方选派优秀师资,且针对各阶段课程负责人、带教老师开展中加联合专题师资培训,已连续开展5期,参与人数累计达百人;整合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各类教学研讨会分享,辐射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检验医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等相关学院。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院教师团队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3项;出版教材、发表论文多篇。选派2位教师海外研修。教师队伍中获得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共3人次。
第二期中加联合专题师资培训
07育人成效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学术竞赛、科研活动和国际交流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根据麦克思研究院的报告,我院培养的学生在医学基本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国际化沟通能力方面,远超国内普通医学院校水平。
16名学生在SCI等不同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人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其中2项为国家发明专利。在学科竞赛中斩获挑战杯红色专项金奖1项、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1项和国赛铜奖2项、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1项、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2024)金奖1项。1名学生获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竞赛国家级金奖(全国十强)。
阿尔伯塔学院学子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08优秀学子
胡佳盛,20临床医学(中外)1班,年级综合成绩排名第2。曾任院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人,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发表SCI文章1篇、北大核心文章1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课题1项等。
王浩天,21临床医学(中外)2班,雅思8.5,六级674。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国家金奖并入围全国十强,成为温州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在校生,刷新我校该项学科竞赛的最佳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