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校友风采 | 1986届校友、温医大附一院卢中秋教授获评首届浙江省教书育人楷模
  • 作者:  编辑:张晓静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浏览:; 时间:2022年09月20日 14:37

  • 9月7日下午,浙江省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第五届“最美教师”发布会召开,大会对2022年浙江省杰出教师、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教师”及提名奖、浙江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进行表彰。我院卢中秋教授获首届浙江省教书育人楷模。



    卢中秋,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现任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兼医院副院长、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副组长,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职。

    从医从教33年来,他奋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殚精竭虑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在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救援中身先士卒·坚持立德树人,将敬畏与关爱生命教育融入日常,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职业精神和情怀的医学人才。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教师”等殊荣。


    在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用体验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我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是浙南闽北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承担着2300万人口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年急诊量近30万人次,急危重症抢救2万余人次,服务规模居浙江省首位



    “急诊科最接近生,也最接近死亡,是医院里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作为医者和师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在救死扶伤的亲身体验中,树立医者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人生信念和追求。”担任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多年,卢中秋总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殚精竭力抢救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非典救治、禽流感防控、抢救汶川伤员……危急时刻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温州形势严峻,凭借丰富的急危重症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经验,他勇挑重担担任医院新冠救治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制定重症患者救治流程,疫情防控阶段急诊急救应急方案,并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救治,在他以身垂范、躬行实践的影响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职业的认同感,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从医理念。

    无数个休息日,他放弃与家人团聚抢救患者。即便是走上学校和医院行政管理岗位后,也坚持挤出时间,每周到临床查房、讨论分析病情。“卢老师的手机从不关机,碰到疑难病人,我们经常半夜联系他,都能第一时间接通,有时还会迅速赶到医院”。这是学生对卢中秋的最深印象。

    “作为医生,我应该留下。”2013年4月,卢中秋应邀到成都参加学术会议期间遇上雅安地震。正在宾馆中修改发言稿的卢中秋突然感觉到强烈震感。了解到灾情后,有着地震伤员救治经验的他立即赶往华西医院参与抢救。从中午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稍作休息后又在清晨投入到抢救中。期间遇到来医院慰问的总理李克强,当得知他来自温州时,总理说“我知道你们!做得很好!"

    多年的急救工作经历,使“救死扶伤”成为卢中秋的职业习惯和“条件反射”。2018年6月9日晚,在北京飞往温州的航班上,一名乘客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听到广播紧急求助后,卢中秋和同事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展开救治,短时间内使乘客转危为安。万米高空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事迹被同机人员微信转发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了全国群众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面对掌声和荣誉,他朴实的说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事


    在卢中秋的带领下,急救文化已然成为学院、科室的品牌文化,师生危急时刻挺身救人更是形成一种接力传承,成为学子成长的精神力量,急诊科护士长(时任)林碎钗在高铁站跪地20多分钟为心脏骤停老人成功实施心肺复苏,被授予“鹿城好人”称号:他兼任温医大护理学院院长期间,师生多次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施救群众。


    在医学教育的改革路上不懈追求,努力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任教30余年来,卢中秋先后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住院医师规培等教学工作,并相继担任温医大研究生院院长、护理学院院长,第一临床医学院兼信息学院执行院长等教学管理岗位。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1999年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较早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2004年主持设置研究生《内科学进展》《急诊医学新进展》等课程;2015年开展《临床科研设计》课程改革;2017年开设“按器官系统整合授课”临床教改班《急诊医学》课程。教改课程《内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致力培养在校生的同时,作为急诊专业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主任,他带领团队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带教方法,提出了“三维一体(基地医院、专业基地、专业组)”的急诊医学住培联动管理模式,学员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他的带领下,急诊医学住培基地入选国家级骨干师资培训基地、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组长单位。近三年基地学员结业考核通过率达95.7%,培养的规培学员先后获“寻找急诊青年之星擂台赛”全国临床技能比赛第二名、温州医科大学技能比赛一等奖等。卢中秋本人获2017年全国百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



    繁忙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他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担任《中国医学教育PBL案例库》呼吸系统与疾病案例库副主编,参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精品课程《内科学》、“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校规划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急诊医学》、全国高校医学研究生教材《急诊医学》(第2版)等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救治》,《急诊医学》获批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浙江省研究生学会教育成果一等奖。

    同时,所在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持续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连续8年闯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并于2017年获华东赛区特等奖,2014、2018年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22年获3个省级金奖;多名学生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所在学院获批学校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



    致力于医学教育改革的背后,是卢中秋对教学事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在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成为二级教授后,卢中秋依然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他认为,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当学生跨入医学院校那刻起,就肩负了治病救人的使命,因此本科阶段的教育最是关键。"听卢老师上课,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电影中急诊室救治的场景”。卢中秋的学生洪广亮说,卢中秋习惯收集临床中的典型救治病例,根据教学内容一个个融入其中,顿时让枯燥的医学课堂变得翔实有趣,栩栩如生,因此深受学生们喜爱。



    此外,卢中秋总是热心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任何问题。2020年,一位临近毕业的研三学生,由于答辩、就业等压力,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卢中秋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开导疏解,并联系心理医生跟进咨询,还指定几位同学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在他和大家的关心、鼓励下,学生很快调整状态,走出阴霾,顺利毕业后就业。

    截至目前,卢中秋已培养博士毕业生7名,硕士毕业生100多名,在读博士9名、硕士17名。


    在持续创新过程中,用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在医学创新的道路上,卢中秋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带领团队围绕临床难题,聚焦急性中毒、急重症感染,急危重病与灾害医学救援开展创新研究,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还在求学阶段,卢中秋师承著名的药理学专家,有“解毒王”美誉的陈志康教授。"陈老师在毒理和药理学研究上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成为导师后,卢中秋也一直将这种精神融入学生培养中。

    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他发现急性中毒发病急,死亡率高,尤其是群体性中毒,社会危害大,是急诊医学领域的难点之一。30多年来,卢中秋带领师生团队围绕高致死性毒物开展系列研究,研发急性中毒诊断新技术,建立百草枯、有机磷、蘑菇毒素、镇静安眠药等40余种临床常见毒物药物检测新方法和未知毒物筛检体系,大大提升了临床中毒诊断能力。此外,他牵头研发了系列急性中毒救治新技术、中毒救治新药物并应用于临床,部分研究成果被《实用内科学》引用推广。


    经过多年的探索,所在团队对剧毒物百草枯中毒救治成功率达60.8%,有机磷中毒救治成功率达98.8%,草乌中毒救治成功率接近10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制定及参编共识,指南51部,其中主持编写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刺激性气体中毒诊治专家共识》等多部共识指南,在国内5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为了打通中毒患者的“最后一公里”,他牵头成立了“温州市中毒救治中心”,建成温州及周边地区中毒救治协作网络,推广、规范基层医院中毒救治技术,大大提高了急性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率。



    2015年,温州永嘉发生一家六口因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中毒事件,辗转几家医院后送至温医大附一院抢救,最终因救治时间延误,毒性强造成5人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让卢中秋深感痛心!他组织了师生队伍组成攻关小组,查阅了国内外所有关于蘑菇中毒救治的文献,走进蘑菇之乡云南楚雄学习毒蘑菇鉴别,请教国内最有经验的毒理研究所专家,结合团队积累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致死性蘑菇中毒早期识别方法和抢救经验。2015年后,经过温医大附一院救治的蘑菇中毒再无新增死亡病例。牵头编写的《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温州邻海,渔民较多,被鱼虾刺伤后容易感染创伤弧菌而进展为起病急、死亡率极高的创伤弧菌脓毒症。卢中秋带领师生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致病机制及治疗学研究,创建了临床快速诊断评分系统,开发快速检测创伤弧菌技术,显著提高治愈率。



    根据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先后牵头制定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和《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2018)》,在全国推广应用。使该病的病死率由75%下降至30%以下,吸引了福建、宁波、丽水等周边患者前来求医,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相关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值得一提的是,卢中秋培养学生,不仅是将医学知识倾囊相授,更注重结合临床救治经验,向学生传授治学为人的思想,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他也曾碰到个别学生因为同时要兼顾临床,繁忙的工作使学生对待学业不够积极,对课题研究并不十分上心。卢中秋就通过定期召开组会、指定学长带学弟学妹的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学位文凭为导向”的信念。


    “上山下乡”的志愿服务中,用“行走”的思政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作为省级医院的党员干部和急诊医学专家,卢中秋把社会责任担在肩头,带领师生团队连续20余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普及急救知识,让医学生走出校门,在亲历感知,实践锤炼中厚植医者情怀,逐步从“学医术”“悟医德”到“行大爱”,化智为信,化信为行。

    2001年起,卢中秋积极响应支援农村医疗建设的号召,坚持送医下乡,主动牵头与洞头、文成、泰顺等基层单位结对,带领师生团队对山区和海岛的基层卫生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的培训,在当地医疗单位进行坐诊、查房、培训、考核等,传授诊病、治病技能,分析当地流行病学特点,针对基层薄弱环节进行帮扶和指导。

    同时,他积极倡导“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理念,率先在全市普及急救知识,坚持带领师生团队到乡镇、街道、企业、学校、消防队,高速交警队、公安部门,为相关人员进行常用急救知识和技术培训,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救与他救能力,真正实现用所学回报社会的目的。时至今日,师生团队已经举办讲座100余场,活动累计受益群众3.5万余人,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成为浙南地区赫赫有名的急救金名片。



    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激发了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观念已经深入师生人心,成为每一位急诊师生的担当和使命,学生团队多次在社会活动中获评优秀实践团队,医院急诊科也因为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社会担当和典范示范引领作用,相继被授予“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312室
联系电话:0577-86696331
传真:0577-86696331 Email:xyb@wmu.edu.cn
CopyRight © 2014-2018 版权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