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那年同窗|毕业40年,再叙温医情
  • 作者:  编辑:150918/张晓静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校友会  浏览:; 时间:2023年10月15日 15:37


  • “当初学校边上都是农田,现在都是高楼大厦,在建校65周年、毕业40周年之际,见证了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温医学子,感到非常欣慰,也感到自豪。” ……10月14日,来自海内外的1977级130多位校友回到母校举办毕业四十周年同学会,同忆往昔岁月,共叙温医情怀。


    校党委书记吕一军致辞

    同学会上,校党委书记吕一军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感谢校友们不管身在何处都有一颗助力母校的心,并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的发展情况。他说,65载风雨历程,65载春华秋实。建校以来,一代代温医人秉承“仁肃勤朴”的精神,不断求是奋发,77级校友在母校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母校乃至全社会都作出了不少值得记入史册的贡献,涌现出宫颈癌疫苗共同发明者周健教授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全体温医人是发展共同体,希望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当好广大后辈新人的引路人、“指明灯”,一起谱写与母校同频发展的崭新篇章!


    77级优秀校友、校友总会会长瞿佳发言

    “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但我们77年级是78年春天才入学的,1982年12月毕业。这个历史是不同寻常的,这是我们这辈子的高光时刻,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环境。”77级优秀校友、校友总会会长瞿佳当天也来到了现场,激动又自豪,“在新的长征路上,希望校友们把这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作为宝贵的财富留给学弟学妹、留给子孙。虽然我们容貌老了,但我们精神不老!”他祝各位校友永葆青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校友代表蔡晖发言

    校友代表王小同发言

    校友代表方红发言


    校友们回忆往昔,共叙情怀,感恩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教导、同窗的友情。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由于教室不足以满足教学需要,食堂成为部分上课的地点。“第一个学期上课没有大教室,我们就在吃饭的饭厅里面,餐桌上面报纸一铺,就在那里听老师上课。炊事班养着猪,猪经常会跑到我们脚下来来兜圈子。”蔡晖说。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珍惜学习,“图书馆抢位置、课后激烈探讨、晚上挑灯夜读”成为他们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日常。“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与老师同住同吃,老师的高尚情操始终影响着我们”“他们是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方红、王小同不约而同说道,铭记在心。

    学习之外,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比如说我平常喜欢理发,我就利用这样一个专长,为我们寝室的男生,为整栋楼的男生理发。我们自导自演的剧本《我们是义务理发员》,获全国首届大学生文艺汇演三等奖。”黄汉津说。


    校友们还参观了茶山校区、校史馆、人体科学馆等。


    传承温医精神,砥砺青春力量!在此之余,校友们还与青年学子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寄语。

    在今天如此舒适的生活条件和便利的学习条件下,一定要想想老一辈人的艰辛。热爱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要我们为大家做事,大家一定会记住,只要我们刻苦学习,我们一定会榜上有名。

    ——黄汉津

    要注重学业知识的积累,同时注重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将课本上的知识贯用到实验之中,做到学习与科研相互促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路。

    ——李昌崇

    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漫长的医学生涯中,大学是出发的港湾,打好基础,才有利于在未来走得更远。

    ——蔡晖

    要热爱医学,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坚持不懈学习英语,抓住机遇丰富临床经验,多下真功夫,练就真本事,吃苦耐劳、忠于奉献。

    ——王跃东

    做好一名医生需要有一颗博爱之心,一个健壮的身体,以及扎实的学习基础。坚持用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医准则,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葛海燕

    希望温医学子能够珍惜当前的教学资源,同时抓牢学业与科研,掌握扎实技术,练就过硬本领,日后成为各个领域的“一把刀”!

    ——江力勤

    要发扬老一辈温医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把基础打扎实。基础打牢之后,在工作中碰到问题的机会就会少一些,才能有更多机会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建树和造诣。

    ——邵华江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312室
联系电话:0577-86696331
传真:0577-86696331 Email:xyb@wmu.edu.cn
CopyRight © 2014-2018 版权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